最高法通报7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可以退还

发布时间: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7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典型案例中,一名16岁学生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多次打赏直播平台主播,金额高达近160万元。父母得知后,希望平台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到拒绝。最高法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公布,并回应了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问题。

  最高法介绍,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虚拟充值消费等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尤其是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亲属账号作出的打赏、购买等行为的合同效力如何认定,引起社会热议。

2021030217352546314.png

  最高法表示,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纷,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就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在网络进行游戏或者进行打赏时,有的几千几万,这显然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应当是无效的。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编辑:高燕

相关推荐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PC版

联系电话:010-68883500      联系邮箱:dd64100777@163.com

记录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20-2050 by rm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22010602130078号 沪ICP备2020032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