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源丨小章村篇:悠悠古韵 欣欣向荣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法知网

  编者按:江南九寨,茶香大源。在这距离缙云县城区38公里的永安溪畔,大源镇保持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感;同时,也做好了“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充分准备。为打响革命老区名片、促进红绿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打造暖心小镇,大源镇特推出“多彩大源”系列专题,带你认识大源、走近大源。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28.jpg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源镇的小章村,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群山环抱、环境清幽,是大源镇母亲河永安溪的发源地之一,有“双狮雄风居金山,金龟银蛇戏秀水”之称。小章村既是一个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多彩文化村,崇尚“勤耕重文,素食育人”,培育出许多为党、为国奉献一生的杰出人才。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33.jpg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36.jpg

  走“缙”小章,你可以溯古

  小章村古名“小浆”,每逢雨天,村中溪涧因水土流失而浑浊如浆,俗称“小浆坑”。民国初年,因“章”与“浆”缙云话同音,而“章”比“浆”好写,故“浆”被“章”取代,成现今之“小章”。小章村建于唐僖宗年间,据《赤溪蔡氏宗谱》记载:温州菰溪迪功蔡启良,官丹徒县尹归田十七都小浆,乐山川之秀美,爱风俗之敦庞,遂卜筑而居,聚族而处。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40.jpg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43.jpg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47.jpg

  走“缙”小章,你可以寻根

  小章村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复函追认的革命烈士蔡鸿猷的故乡。蔡鸿猷于1897年4月14日出生在小章村,十七岁投身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受党组织委派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一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连党代表等职,参加了广东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英勇作战。

  1927年4月,蒋介石策划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蔡鸿猷不幸被捕,关押在广州郊外南石头惩戒场。在狱中,蔡鸿猷坚贞不屈,次年英勇就义。“赤血染黄花,磷光照万家。两度中秋月,半生志未偿。”就义前的一首绝笔诗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英勇赴死的坦然。

  走“缙”小章,你可以忆史

  民国初年,小章村就有戏班,称之“丁戏”,唱徽腔。演员就是扛锄头的村民,白天干活,晚上演出。戏班演出不择场地,如晒场、司间、道坛均可。

  1945年,小章村成立“农暇剧团”,肩负双重任务。一是借演戏之名,秘密为共产党做宣传和搜集情报工作。二是为党组织开展革命事业筹集资金。至今还健在的原农暇戏班演员蔡赵松说:“那时演戏的戏金是三担大米,基本都是送给地下党和游击队解决吃饭问题。”同时,戏班还在发展游击力量,为游击队服务。经常借戏班换场之机,用戏箱运送枪支弹药,护送游击队员转移。因而戏班也被称为“红色戏班”,这段历史后被改编为婺剧小戏《三担米》。

  走“缙”小章,你可以寻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茶。”小章村四面环山,水源丰富。上世纪60年代,在村支书蔡通的带领下,举全村之力,依靠人力和锄头开发了占地285亩曾是丽水市产量最大的茶园南青茶厂。

  茶区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南青山,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一杯杯极致春茶藏于岗峦起伏的青山里。喝茶,对于小章人,是一种骨子里的情愫。这里的鸠坑茶芽叶丰盈,茶质重实,气味芬芳而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醇爽。同时,小章还开发了誉享全省的南青高山云雾茶。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50.jpg

微信图片_20220515110353.jpg

  走“缙”小章,你可以展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在小章村双委与乡贤的共同努力下,小章红色纪念馆顺利完成改建。馆内设有三个展厅:蔡鸿猷烈士的革命事迹、小章村相关的革命历史以及农暇剧团介绍等,鼓励后人不断传承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

  展望未来,随着革命火种的生生不息,南青茶厂、红色纪念馆等的不断赋能,加上村里道路、楼房、公园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小章村定能更加的宜居、宜学、宜游。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深厚红色底蕴的古村,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时代大潮里擘画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

  作者:麻津维 吕建明


编辑:高燕

相关推荐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PC版

联系电话:010-68883500      联系邮箱:dd64100777@163.com

记录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20-2050 by rm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22010602130078号 沪ICP备2020032314号